党史百年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的建设 >> 党史百年 >> 正文

红色故事--走进大别山(上部:大别山英雄儿女--人物传记)

2021年09月29日 

1、布衣元帅徐向前

说起徐向前,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他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徐向前在临终前,留下了三条遗言,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最后一条,是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那么,徐向前到底和大别山有着怎样的渊源?为何会和大别山有如此深厚的情感?以至于临终前仍希望自己能够长眠于此,这还要从头说起。

1901年11月,一个男孩降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孩子的父亲徐懋淮,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徐象谦,取谦虚做人之意。1924年4月,不满23岁的徐象谦考入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在这里,他接受了各种先进革命思想的熏陶,广泛阅读了各种进步书刊,积极思考,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认真的思索,他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有了更多的新的认识,坚定了自己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决心。1927年,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他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向前”,以表达自己一往无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战争中的徐向前拒绝蛮干,讲究战术,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在大别山,徐向前曾任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军长,他曾带领红军连续挫败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的三次“围剿”。在他的带领下,红军规模不断壮大,根据地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发展,他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一支不到二百多人的农民革命武装发展成一支有四万人的红军部队。他和戴克敏、曹学楷一起,研究出六条游击战术,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为基本原则,尽可能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胜利。

徐向前擅长带兵,在鄂豫皖苏区,他带领红四方面军士兵苦练杀敌本领,走到哪里练到哪里,从不停歇。他把战士当成自己的亲兄弟,当成自己的亲儿女一样爱护,对手下的将士既严格要求,又倍加关怀和呵护。作为一名将帅,他深深的知道在打仗中士兵的重要性,他曾说过,一个人成长为一个士兵很不容易,我们要根据士兵的出身,性格、生活习惯来培养一个士兵,这样才能使得不同的士兵形成一个有力的整体,产生最大的战斗力。因为爱兵,他带的兵和部队,都精诚团结,具有很高的战斗力。

徐向前生前战功赫赫,曾经创造了解放军历史上的18个第一,例如,他是红军时期方面军指挥员中最年轻的,年仅30岁就成为方面军总指挥。在所有红军将领中,徐向前指挥过的部队数量最多,指挥红四方面军八万雄师。但在生活中,徐向前却异常简朴,是人们眼中的“布衣元帅”,他自己动手编织的一件毛衣背心,一穿就是30年,在他去世后,这件“宝物”捐给了博物馆。

徐向前晚年心系老区,解放后,198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生活非常艰苦,这位年迈的老人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他提笔向中央写了《关于请关注老区建设的意见》,《意见》中写道,老区处处洒满了革命烈士的鲜血,处处掩埋着烈士的遗骨,

没有老区人民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新中国的胜利,但现在老区人民依然生活的很苦,他感到愧对老区人民和革命先烈,希望中央能给予关注。在《意见》中,他给出了建设老区的具体建议,在他的呼吁下,中央开始高度关注老区,还召开了开发大别山区的动员大会,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徐向前的一生,是光辉伟大的一生,他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为共产主义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生誓言,始终坚守着自己爱党爱人民的初心,他在战场上高瞻远瞩,生活中朴实无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布衣元帅”的大爱人生。

2、高风亮节徐海东

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徐向前、徐海东和徐立清,人称“三徐”,历史上“三徐让贤”的故事传为佳话,徐海东是“三徐”中的将军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授予元帅军衔时,他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但你可知道,在他被授予大将军衔之前,他已经病休了15年未曾带兵,为何病休了15年,仍可位列大将第二名,他究竟有着怎样的功绩?

徐海东,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人,年少时家境贫寒,曾做过十多年的窑工,深知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1927年,他参与了著名的黄麻起义,为鄂豫皖苏区的创建做出了巨大贡献。1934年,在红二十五的四坡村战斗中,军政委吴焕先壮烈牺牲后,徐海东任军长,随后,他带领红二十五军率先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胜利结束长征。不久后,红二十五军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合编成了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

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由于种种困难,红一方面军缺衣少粮,日子过得非常紧张,毛泽东为了解决部队的衣食困难,给时任红十五军团团长的徐海东写了封亲笔信,讲述了部队当前的实际困难,同时向徐海东表示,想借一部分钱帮助部队过冬,徐海东拿到主席的亲笔信后,毫无犹豫的从仅剩的七千余元军费中拿出了五千元送给了党中央,并且向毛主席表示,此笔款是送给党中央的,不要求归还,红十五军团将坚决服从党中央的指挥和领导。

1938年8月,由于战争中的种种创伤,徐海东病倒在抗日战争的华北战场上,一年后,徐海东病情好转,他立刻奉命前往华中在皖东地区艰苦奋战。不幸的是,1940年1月,他再次旧病复发,同年5月,他不得不离开部队,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病休生活。

共和国成立后的首次授衔举世瞩目,当徐海东知道自己将要被授予大将军衔时,他再三拒绝,他说,自己病休了15年,对革命贡献不大,应把军衔授予为新中国成立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毛主席知道后,亲自出面给徐海东做工作,毛主席说,徐海东和红二十五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徐海东授予大将军衔是众望所归,在毛主席的坚持和关怀下,徐海东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名列第一大将粟裕之后。

3、传奇将军许世友

在大别山的“将军榜”上,有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和尚将军”,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开国上将许世友。

许世友1905年2月生,是河南信阳新县人,因早年在少林寺学过武艺,故人称“和尚将军”。1927年,许世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黄麻起义。许世友武功高强,视死如归,战争中多次参加敢死队,并担任队长,人称“猛张飞、活李逵”。但若说许世友将军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事儿,还是他“三跪慈母”的故事。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由于常年征战在外,许世友将军多年难得与母亲见上一面,他一生中曾三次下跪拜别母亲,人称“三跪慈母”。

“一跪慈母”是在1932年的冬天,红四方面军即将撤出大别山,临行前,许世友冒险回到家中,扑通一声跪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娘,儿要去打仗了,以后不能在您面前孝敬您了,您老多保重……”母亲拉着儿子的手,久久不舍得放开,却语气坚定的说:“儿啊,娘知道,你是为咱穷人打仗,不要挂念娘,去吧,要听党的话….”。这一别,就是十七年。

“二跪慈母”是在1949年,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非常想念目前,但工作十分繁忙,实在抽不开身回老家,就让自己的儿子许光把家里的老母亲接到了山东济南,车门打开,看到白发苍苍的母亲,许世友第二次扑通跪倒在地:“娘,你受苦了…..”,在场人员无不为之动容。许世友母亲在济南住了一段时间后,由于过不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更重要的是,由于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对乡村生活无限的眷恋,许母又回到新县老家,而这一别,又是十一年。

“三跪慈母”是在1958年秋,许世友趁着到大别山检查战备的机会,向上级请假,再次回到久别的家乡。来到思念已及的老家门口,许世友看到自家那熟悉的房门紧锁,知道老母亲一定是又下地劳动去了,他沿着记忆中的小路,一路找寻自己母亲的踪迹。终于,在那条熟悉的小道上,他看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正背着一捆柴火缓缓走来,再次见到自己母亲熟悉的身影,许世友再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跑上前去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娘,我回来了,儿子不孝,让您老受苦了….”。再次见到久别重逢、思念已久的儿子,老母亲老泪纵横:“儿呀,你回来啦…..”

1985年,许世友将军去世,临终前,他向上级请示,要求将自己葬在自己的家乡,自己母亲的墓旁边,他说,生前没有尽到孝道,死后也要陪伴在母亲身旁,继续侍奉母亲,许世友将军“三跪慈母”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世子孙,更成为世人孝顺的典范。

4、革命先驱吴焕先

在从大别山走出的红二十五军的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却把自家的田地主动分给穷人;他为革命惨遭灭门,牺牲7位亲人,最终自己也血染战场,他就是被称为红二十五军军魂的革命先驱,吴焕先。

1907年,吴焕先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中,同其他的地主不同,吴焕先较早的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熏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十七岁时,他把自己家堂屋墙上挂的“天地君亲师”的画像换成了马克思画像,面对父亲的不理解,他说:“这个人叫马克思,他可以带领我们建立一个新世界!”

吴焕先是地主,但他却痛恨旧社会的种种不平社会制度。有一天,他把家里的佃户都叫到家里的院子里,当着所有人的面,烧毁了自家所有的田契和地契,把田地全部分给了穷人。1925年,他被选送到“武汉工人运动研究所”学习,学成归来后,他利用编歌谣,走亲串友访谈等方式,在农民中宣传革命道理。1926年,吴焕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在黄安县,他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党小组,利用成立的农民协会发展党员。

吴焕先对穷人的动员、对革命的热情严重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引来了地主们强烈的不满和疯狂的报复,1926年冬,地主吴惠存、方晓庭勾结土匪武装血洗四角曹门,带人冲进吴焕先的家中,将吴焕先的父亲、二哥、五弟、及大哥夫妇5位亲人残忍杀害,吴焕先的母亲因凑巧不在家方逃过一劫。在吴焕先得知噩耗赶回家中时,看到的只剩一张以3000块大洋悬赏他的告示……

亲人的离世并没有阻挡住吴焕先前进的脚步,他擦干脸上的泪水,强忍悲痛掩埋了亲人的尸体,继续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他利用“红枪会”的武装形式,创办三堂革命红学,积极发展农民革命军武装,并带领农民武装于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

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吴焕先主动向上级提出:“大别山红旗不能倒,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上级采纳了他的建议,重建了二十五军,并任吴焕先为军长。由于国民党的围剿,吴焕先的母亲和妻子失去了家园,只能靠路边乞讨为生。一天,婆媳二人一路乞讨到了红二十五军的驻地,红军发现她们后,建议留下她们和部队一起,吴焕先却拒绝了。善良的婆媳拒绝了部队的好意,不仅没有接受部队赠与的粮食,反倒将二人一路乞讨来的粮食如数送给了部队。由于长期的饥饿和营养不良,吴焕先已有四个月身孕的妻子最终死在了返乡的途中,而吴焕先的母亲也为了躲避敌人的追剿,躲在自家杂货铺的夹墙里,终被活活饿死在夹墙之中。

1935年8月,吴焕先在甘肃四坡村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更为遗憾的是,吴焕先死后,疯狂的敌人挖出了他的尸体,拉出来示众,对其极尽羞辱,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后,人们都没能找寻到吴焕先的遗骸。

吴焕先是红二十五军的创始人之一,他无畏的革命精神,顽强的革命斗志,铸就了红二十五军的军魂。毛泽东主席曾深情地说:“红二十五军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

5、大别山的“刘胡兰”——肖国清

在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内,有一位年轻女共产党员的雕像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16岁慷慨就义,人称大别山的“刘胡兰”的肖国清。

1947年,毛泽东为刘胡兰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从此以后刘胡兰的名字家喻户晓。然而,早在刘胡兰牺牲前14年——1933年9月,在河南新县,就有一名叫肖国清的女共产党员,年仅16岁就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肖国清出生在1917年的河南新县箭厂河乡,年幼的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10岁那年,在共产党员吴焕先的指引下,肖国清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名宣传员。初入革命的她,对自己的领路人吴焕先有着无限的崇敬,立志要成为吴焕先一样的信念坚定的革命人物。在列宁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她接受了先进思想的教育和熏陶,逐渐明白了革命的真理,她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知道了有那么一批像吴焕先一样的共产党人,他们为穷人闹革命,无惧牺牲,无惧困难,勇敢前进。

11岁,肖国清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4岁,她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通过乔装改扮,巧妙机智的和敌人斗智斗勇,为游击队提供了大量的情报。

1933年8月,面对乡团长易本应的反扑,肖国清为掩护群众撤离,不幸落入敌人手中。易本应见肖国清只是一个小姑娘,对她连哄带骗、威逼利诱她说出共产党员的下落。可是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肖国清只有三个字“不知道”。丧心病狂的敌人将她的头发一缕缕的拔下,将竹签一根根的钉进她的十指,鲜血染红了肖国清的身体,回答敌人的依然是那三个字“不知道”。

面对年轻却又意志坚定的肖国清,无计可施的敌人将她带到了村口的一块田边,再次威胁肖国清,若不说出共产党员的下落,将把她活埋,肖国清看了一眼面前挖好的深坑,想都没想,就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年仅16岁的肖国清,就这样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