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会现场留影
“希望之星”学校师生合影留念
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李海民一行前来慰问
李志轩书记一行慰问医疗支教服务团成员
新镇镇党委书记常玉华、镇长贾悦一行送别服务团
服务团与锦旗合影留念
本网讯(文/李婉晴 图/刘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校党委、校团委的积极号召,引领青年学子上好社会实践这一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受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的邀请,2024年7月9日至15日,我校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七彩天使”医疗支教服务团赴鹤壁市浚县邢固村开展为期七天的医疗支教服务。
医者仁心,温暖同行。在七天的实践活动中,“七彩天使”医疗支教服务团的义诊共收治村民1060人次,耗针15000余根、开方260余张。每天早晨,义诊组的成员们都早早做好准备,摆放好一天所需的各类医疗器具,迎接前来就诊的村民。随队专家们耐心地询问每一位村民的身体状况,细致地为他们进行检查,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7月13日,一位患有腱鞘囊软囊囊肿的患者驱车一个多小时赶来义诊现场,于冬冬副教授用火针疗法对其患处进行局部点刺和围刺,随后按压挤出囊性物质,囊肿随即消失,患处恢复得与常人无异,这展现了专家们高超的医术。义诊现场每一天都秩序井然,义诊组的成员们各司其职,村民们纷纷对义诊组志愿者的专业服务和奉献精神表示由衷地感谢与赞扬。
情暖童心,筑梦未来。本次“希望之星”学校共计招募了20名6至8岁的儿童,开展了中医药文化、安全教育、红色教育、体育、音乐、美术、手工七门课程。在支教过程中,支教组的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易懂的教学方式,将不同的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地教授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既能学会学懂,又能轻松快乐地学。同时,支教组的成员们始终坚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安全问题,将知识援助与心理关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各项课程的开展一方面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知识与文化的新窗口。支教组的成员们在孩子们清澈而明亮的眼神里,找到了支教的意义——最美的青春,一定是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领导慰问,关怀备至。实践期间,多位领导莅临现场慰问关心服务团成员,了解实践活动的进展。7月11日,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李海民一行不辞辛劳,前来探望医疗支教服务团的老师和同学们;7月13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指导老师、尚真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李志轩一行来到邢固村中心小学探望医疗支教服务团的老师和同学们;7月15日,新镇镇党委书记常玉华、镇长贾悦来到邢固村中心小学送别“七彩天使”医疗支教服务团的老师与同学们。各级领导对服务团的付出给予了高度赞扬,肯定了他们的实践活动成果,并鼓励服务团的同学们继续努力,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服务社会,回报人民。
情真意切,依依惜别。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离别之际,“希望之星”学校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收到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礼物,其中蕴含着孩子们对他们真挚的喜爱之情。7月14日晚上,邢固村村民为服务团成员举行了隆重的欢送晚会,在欢送会上,一位村民献唱的一首戏曲,唱出了对服务团师生的感激与不舍。在离别前夕,医疗支教服务团成员还收到了村民们自发送来的锦旗,这代表着他们对医疗支教服务团全体成员辛勤付出的肯定与感谢,鲜艳的锦旗是双方情谊的见证。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当地村民带去了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而且为河中医学子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充分展现了河中医学子的青春风采与责任担当。与此同时,还成功搭建起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爱心桥梁,传递了温暖与希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邢固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编辑 李文武;审核 常征辉)